,

四家合注双经典书盒版 + 广论止观初探1

RM270.00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最權威的註解《四家合註》
引導佛弟子從凡夫到成佛的修學次第,乘著離苦得樂的舟航,直登解脫的彼岸。

Availability: 7 in stock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最權威的註解《四家合註》
引導佛弟子從凡夫到成佛的修學次第
乘著離苦得樂的舟航 直登解脫的彼岸

宗喀巴大師所造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(簡稱《廣論》),統攝佛法三藏十二部的心要,引導從凡夫到成佛之間,完整無所缺漏的修行次第,猶如一把鑰匙,能開啟一切佛法寶藏,被譽為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論典之一。而在眾多《廣論》的註解中,最權威者即是《四家合註》。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5・奢摩他》簡介

詳細解釋修止的前行、次第、生起等持的方法,及如何遠離沉掉、散逸等違品。以淺顯易懂的言辭,指導修行人透由正確地修定,止息外境的散亂,安住於輕安。在止息了不由自主地散逸後,許多惡行因此不會生起,所作的任何善行將變得強而有力。

奢摩他,宛若一道光,引領學者依此進一步窺見毗婆舍那空性的內涵。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・奢摩他 校訂本》簡介

本書之藏文原本,係依哲蚌寺果芒僧院所出版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》作為基礎,參校《四家合註》異本、《廣論》青海本等,擇善而從。漢文原本則依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第三版為底本,而進行〈四家合註・奢摩他〉章翻譯,次別錄其中〈廣論・奢摩他〉章。因法尊法師的恩德,《廣論》中最艱深的〈止觀〉章得以廣被漢土,大慈恩・月光譯經院方能在此基礎上,翻譯《四家合註》並完善法尊法師的譯文。故在原來的譯文上,針對較微細的藏文字句、義理稍作刪補,令尊法師所盛讚的「奇寶」,能盡可能呈現出宗喀巴大師論述的原貌,圓滿尊法師弘揚佛教的事業。因此,大慈恩・月光譯經院進行詳細校訂,反覆討論而後改譯。

《廣論止觀初探 第一卷 止觀總說》簡介

空性,能解決這世界的所有問題

滅除人類八萬四千個煩惱種子,令痛苦永遠不發芽

何謂空性?經典提及空性是醫治死病、破壞煩惱的唯一妙藥,而品嚐這味藥必須由止觀雙運起修。止,代表止息奔馳於外境的散亂,向內安住於所緣,故名為寂止,梵文音譯為「奢摩他」。

觀,指透過觀察的作用,超勝地思擇所緣,因此被稱為勝觀,梵文音譯為「毗缽舍那」。

「止觀」代表六度中的靜慮波羅蜜和般若波羅蜜,即禪定與證達空性的智慧,是最為甚深的法義,能夠降伏人們波濤洶湧的現行煩惱,使其獲得身心輕安,體會如羽毛般的自在安適,然而若缺乏正確引導也最容易使人誤入歧途。為令具緣者皆能獲得真實饒益,宗大師在《廣論》中引諸多經論為證,宣說止觀章的篇幅足佔半部《廣論》,引導學者信受學習,沿著清淨傳承修至希願處。

宗喀巴大師於《緣起讚》中曾說:「世間所有諸衰損,其根乃為無明闇,由何觀照能還滅,是故宣說緣起法。」今日全球嚴峻的天災人禍、無常迅速的生命相狀,更顯佛法除滅世間所有衰損的珍貴,因此在2020年10月15日,真如老師正式開講「廣論止觀初探」。以每週一次線上影像檔的方式,帶領僧俗弟子逐字逐句研討《廣論》止觀章。由弟子們將此系列開示輯錄成冊,名為《廣論止觀初探》。

本書共輯錄31講開示,從止觀總說出發,依序介紹修習止觀之勝利、顯示此二攝一切定、止觀自性、須雙修之因相、次第決定之理等,令學者漸次認識止觀的意涵。

學習止觀,乘著思惟之風,徹底遠離怖畏、苦楚,擁有遍布喜悅的生命,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想望,透由踏實地修習修行,每一顆好樂成佛之道的心,皆能成辦最究竟的快樂。

●作者簡介:

【真如】

幼年時期,即對「生離死別」感到難言的悲愴,從此開始了謙卑而堅定的追尋,直到值遇佛法,才驚覺離苦得樂的智慧都在其中,發願生生世世當佛陀的學生,探求一切真相的答案。

曾經跋山涉水尋訪善知識,成為哈爾瓦.嘉木樣洛周仁波切以及拉卜楞寺高僧根敦嘉措上師、洛桑嘉措上師的得意門生。之後終於值遇一生致力在漢地弘揚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的日常老和尚,成為老和尚的心子,受託於老和尚身後,承接了帶領福智團體的使命。

她的語言,一如她所創作的讚頌音樂,就像高山深谷間自在的行雲流水,當她造訪每一個內心深處的困惑時,不管遇到的是在浩瀚典籍裡鑽研的學者,還是行走於擾攘市井的家庭主婦,或是包裹著青澀困惑的少年,每一個心靈彷彿都能因為她靈巧傳遞的慈悲與智慧,找到一絲解開煩惱的信心與希望。

雖然被尊稱為老師,她自覺更真實的位置是學生,一個皈依佛陀的永恆修行者。

Weight 5 kg
Shopping Cart
Scroll to Top